全国服务热线
130-6618-3316

联系我们

  • 东莞市新速源机电有限公司
  • 公司联系人:曾经理
  • 咨询电话:130-6618-3316
  • 公司电话:0769-22705844
  • Q Q:1007058229
  • 网址:www.xsy0769.com
  • 邮箱:1007058229@qq.com
  • 地址:东莞市望牛墩镇中路天诚时代2栋101号
当前位置:主页 > 资讯中心 > 行业动态 >

吴恩达:还不到警惕人工智能的时候

文章出处:xsy 人气: 发表时间:2016-03-01 08:30

  从加盟百度的原因说起

  2014年5月16日,吴恩达加盟百度的消息甚至在国际上引起关注,美国权威杂志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》(MIT Technology Review)还给出了看似夸张的评价:“百度将领导一个创新的软件技术时代,更加了解世界。”

  实际上,这位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早就在国际上享有盛誉。2013年,吴恩达还被《时代》杂志评为年度全球最有影响力100人,成为16位科技界代表之一。

  不过,从谷歌加盟百度,还是令很多人不解。在大众印象里,对于前沿科技的探索,谷歌所具有的优势要明显得多。但吴恩达有自己看问题的方式,这位华裔科学家很清楚自己的研究最需要的是什么。

  吴恩达曾在百度董事会上谈到了加盟的初衷,后来百度董事丁健将原话转述给了新浪科技:“他说参与到这边很重要的原因,是看中了数据的’数量’。他有一个很好的比喻,人工智能像发射飞船,有两个重要的方面:一个是像’火箭’一样的计算引擎,第二是’燃料’,就是它的数据,这两个缺一不可。中国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,数据这一块有它非常大的优势,所以他要加入进来。”

  中国有AI发展需要的燃料

  加盟百度后,吴恩达主要在硅谷负责百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建设,2015年5月余凯离职后,他还肩负起了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(IDL)和百度大数据实验室(BDL)的领导工作。不过就个人来说,吴恩达向记者表示,最感兴趣的还是在自动驾驶和语音识别两个领域。

  这两个领域也是百度近两年来最为闪光的前沿科技领域。自动驾驶方面,百度于2015年年底完成了无人车的路测,并紧接着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,宣称3年内将实现无人车的商用。语音识别技术方面,除了在去年发布了语音交互为主的机器人“度秘”,吴恩达主导下的Deep Speech 2还在近期被MIT评选为2016年十大技术突破。

  简单来说,Deep Speech 2技术可以实现不同语言间的“同声传译”。不过,吴恩达表示这项技术离团队想要的“商用”目标还有距离,一是电脑的语音识别准确率,只有在比较短的语音范围内,才能超过人类。一旦语音较长,电脑的“学习”能力就会表现出受限的一面。另一个原因同样涉及到机器学习,目前的语音识别主要是将人说的话写下来,但离“理解”字句背后的意思,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。

  和吴恩达看好中国的原因一样,语音识别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大数据。

  谈到语音识别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,这位身兼斯坦福教职的教授开始起身走到白板前,像授课一样写下背后的原理:

  “现在人工智能最核心的价值就是输出A得到B,就是supervised learning。输入一张图片,给出一段图片描述,输入一段语音,输出一段文字。但这个A和B之间,需要的是大量的数据。”吴恩达解释道。

  他还强调大数据的作用,不会局限于A和B本身:“我们的语音识别就需要大量的数据,如果有一万多个小时的录音,然后这些录音全部变成文字,再把这个数据跟深度神经网络运算,输出有用的东西。对于非常多的业务是很有用的。”

  对于语音识别的应用前景,吴恩达表示很期待,他说未来的百度搜索里,语音输入会占到50%以上。而作为交互方式,语音识别在物联网、智能硬件,自动驾驶等等领域,都将发挥重要作用。

  此外,吴恩达还表示,除了语音识别,无人驾驶也将在2015年的成果上继续深入探索,并且强调这种探索的方向是将99%的安全度,提高到99.99%,涉及到具体方案上,百度会在公共交通上率先应用无人驾驶——“我们正在寻找最初的班车路线和公交路线,路线可能得大概20英里,一个大的圆环状或能前后反复行进的路线。”

  还不到警惕AI的时候

  关于人工智能的话题,总免不了对于其造成的潜在威胁的担忧。在世界范围内,以物理学家霍金、比尔盖茨和马斯克为代表,不断提醒人们要警惕人工智能。

  但这在吴恩达眼里,这种担忧有些“杞人忧天”,他打比方说:“其实有一句话,我在一年前讲过,就是对人工智能的担心就像对于火星人口过多的担心。担心火星真的有太多人了,面临被污染,被破坏的问题。可能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真的是应该担心,找一些方法来解决他们,但现在的话,可能为时尚早。目前来讲,我觉得其实还有很多人不太理解人工智能是什么可以做,什么不可以做。”

  “人工智能什么可以做,什么不可以做”,关于背后的意味,吴恩达的理解是能都利用人工智能让更多人受益,并且选择的方向是路径清晰的、可行的,而不只是一个demo而已。

  什么样的人工智能还处于demo阶段?吴恩达并没有一一列举,不过在记者问到对于最近火热的谷歌Atlas机器人的看法时,吴恩达回答说:“我对那个技术不太熟悉,不太知道他们在做什么,我觉得效果看视频好象不错。但从实践来讲,可能还是一个demo。”

  “那这种demo为代表的技术背后,是不是反映出硅谷的科技公司在技术追求上更加高大上,而反观中国,我们的创新更多是O2O这样的?”记者紧接着提问道。

  O2O不比“改变世界”low

  吴恩达对此做了明确的否定,并认为中国的O2O背后有很多美国缺乏的先进技术,比如物流的管理,而且进一步来说,O2O背后的物流分配涉及到了人工智能的诸多研究。他还告诉现场记者,上一次来中国的时候,还专门感受了中国便捷的O2O服务——外卖、厨师上门、洗车等,并录制了视频带回到硅谷。“中国的O2O在美国是难以想象的,很多人看了我的视频都希望美国在这方面有更快的进展,但O2O背后的复杂技术以及中国所拥有的人口密度,美国公司学习起来可能还有很长一段时间。”

  吴恩达还认为,无论是号称“改变世界”的硅谷科技公司,还是中国的O2O创业,实际上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判断标准应该是能否让更多人因此受益,而且这种受益要看实际行动。

  “我可以跟你分享的是,我觉得中美教育是有差别的。我从小在香港和新加坡长大,感受到的是华人教育里,一个6岁的孩子,更多的是被教育去聆听,而对于一个6岁的美国孩子,已经开始被训练站上讲台去表达了。所以我的感受是,很多中国人其实有很多领先的技术,只是他们没有很好的展现和表达。中国也有很多改变世界的项目,比如自动驾驶,我们做的原因不是想做PR,我们的目的是希望改变人类的交通,这是很棒的挑战,我觉得是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让交通变得更方便、更便宜。”